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宝武:奔跑在路上的“第三利润源”
最新动态
中国宝武:奔跑在路上的“第三利润源”
2025-10-094

诚信、创新、绿色、协同”是宝武的价值观。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宝武近年来聚焦做强做优”,并把做强”放在第一位。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下,宝武大力推动专业化整合,优化产业布局,构建1+3+2”产业组合,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内部协同作为改革的重点,聚焦打造采购、制造、营销、物流、研发5大专业领域协同体系,构建起一张覆盖全价值链的协同网络,将协同作为整合资源、倍增价值的能量源泉与发展动力,打造宝武的系统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一艘25万吨级的远洋货轮划破太平洋波涛,船舱内铁矿原料的命运早已被精密计算——“湛江钢铁与中南股份拼船”“整船直供马迹山,宝山、梅山、马鞍山各取所需”……在宝武原料调度中心,这样的战略推演每日上演。近年来,集团拼船协同量以760万、1750万、2280万直至3000万吨的惊人曲线跃升,如同一道钢铁动脉的强劲搏动。这是宝武物流协同战略落地生根的缩影。


中央高度重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4年11月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物流费用控制意义远不止于简单的降低成本,它更关乎企业在现代市场竞争中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本质。根据管理学中的第三利润源理论在通过降低物料消耗(第一利润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利润源)来提升利润的空间逐渐受限后,高效、低成本的物流系统成为第三利润源。物流成本贯穿企业运营始终,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等同于直接挖掘和释放被隐藏的利润,这对于提升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资本回报率具有根本性意义。


宝武物流运输网络由亿吨级巨量货源、陆上数百个周转仓库、数千条运输线路构成,节点众多、优化和协同的潜力巨大。自去年以来,集团公司大力开展物流协同,通过系统性梳理内外部物流资源、优化网络结构与流程、强化信息共享与运作协同,在显著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提升全链运作效率、保障供应链稳定韧性、优化客户服务体验等多个维度创造了核心价值,推动打造物流协同体系成为集团公司释放规模效应、发挥网络优势、构建高效韧性供应链体系的关键战略举措。




远洋拼船:

全球资源的精妙调度




“这一船湛江钢铁可以和中南股份拼,时间合适,而且二港可以进珠海。


“这一船虽然25万吨,但是我们可以整船马迹山,宝山、梅山、马鞍山,正好小批量多频次。”在宝武原料的办公室里,类似以上的远洋拼船物流策划思路,每天都在碰撞上演。


760万吨、1750万吨、2280万吨、3000万吨,2022年以来,集团内远洋拼船协同量每年上一个新台阶。


45天+,到35天+,到30天以下,集团集采钢厂库存周转效率,每年都在显著进步。在钢铁业长周期减量调结构的背景下,远洋拼船协同效益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更规避了库存贬值风险。


这是体系化协同的硕果。宝武原料以协同项目为载体,打造协同采购体系、搭建交流共享平台、推进AI数智赋能,协同集团内各钢铁单元,通过对外统一谈判统一签约,提升资源保障及议价能力,对内构建集团铁矿高效的统一运作平台,解决分散采购导致的采购价格、资源平衡、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痛点,以“协同+一体化”运作为抓手,持续提升运作效率,实现了铁矿采购的保供、降本、提效及风险控制的功能价值。




班轮联盟:

长江黄金水道的效率革命




在钢铁行业遭遇市场需求萎缩、企业运营不断承压的背景下,欧冶云商携手宝钢股份宝山基地、梅山基地、马钢有限,聚焦马鞍山-上海、南京-上海、上海-南京三条核心航线,整合社会优质水运资源,创新打造华东多基地班轮运营联盟。

作为联盟总调度,欧冶物流建立“四个集中”管理体系。一是货物资源集中,通过统筹三大基地货源,锁定固定航线与装卸码头,有效提高船舶运营效率;二是运力集中,打造“18+α”共享运力池,引入优质船舶,同时配合基地开通装、卸、靠泊绿色通道,提升船舶周转效率与材料回收率;三是调度集中,依托欧冶智慧物流平台实现船货智能匹配,减少等货、等船时间;四是数据集中共享,实现全流程可视化,提升协同效率。


从理论测算来看,全年三基地160万吨发运量,18条船即可满足运输需求,在此基础上,联盟结合具体实际,提出“18+α”的弹性运力理论,为应对复杂情况预留空间。在两周的实际运营中,欧冶物流整合社会优质运力资源,共计24艘船全面上线运行,联盟范围内累计完成业务量约5万吨。单航次航行周期缩短 21%,提升了整体运输周转效率;通过数据集成与分析,为马钢有限、梅山基地提供3条优化方案建议,有针对性地解决运输环节的痛点。同时,通过建立每日联盟运力动态跟踪机制及周报运营看板,实现对运营全过程的实时监控与科学复盘。与以往的传统承运商叫船模式相比,单船效率提升25%,船舶使用量减少80.49%,充分诠释了该运营模式的高效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成效。


联盟充分发挥“运力池共享+智能调度”两个抓手功能,强化数据驱动、优化船货匹配、提升资产效率。这一协同合作模式的构建,为钢铁行业物流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助力钢铁物流向高效、智能、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编 后

以协同引领物流进一步改革


中国宝武的物流协同实践,已超越单一成本削减的范畴,成为重构供应链竞争力的核心抓手。其关键在于跳出分散运营的传统框架,以系统性思维整合内外部资源——无论是远洋拼船中对全球货源的精准调度,还是班轮联盟里“四个集中”管理体系的搭建,本质上都是通过打破数据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将物流从辅助环节升级为价值创造的核心引擎。这种协同模式不仅响应了“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国家战略导向,更为钢铁行业在需求萎缩、运营承压的背景下,提供了降本与韧性兼具的解决方案。


从管理逻辑看,宝武的突破点在于“数智化赋能+体系化协同”的双轮驱动。AI技术的应用让物流调度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推演”,而统一的运作平台则解决了分散采购带来的资源失衡、效率低下等痛点,实现了“保供、降本、提效、控险”的多重目标。


展望未来,宝武的物流协同仍有广阔优化空间。一方面可深化数智化应用,推动物流全链路数据实时打通,实现货源、运力、库存的动态预测与智能调整,进一步提升响应速度;另一方面可拓展协同边界,从集团内部协同延伸至与上下游企业的产业级协同,构建覆盖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成品配送的全链条物流生态。此外,结合钢铁行业绿色发展需求,还可将低碳理念融入物流规划,通过优化运输路径、推广新能源运力等方式,实现成本管控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突破,为行业提供更具前瞻性的物流管理范式。



来源丨中国宝武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