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第三届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大会在山东日照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贸促会主办,治金科技发展中心、山东省钢铁行业协会、日照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日照市委员会协办。来自钢铁企业、地方协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代表、专家委员会委员,以及日照市政府的代表共计300余人参会。
图为会议现场
在年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发表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毛新平做《钢铁行业“双碳”重点工作进展报告》;发布钢铁低碳服务平台2.0;低碳发展工作组、低碳技术工作组、低碳标准工作组分别做成果汇报。年会由钢协副秘书长冯超主持。
图为姜维
姜维充分肯定了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成立以来,在碳中和路径研究、共性技术攻关、EPD平台建设、低碳钢标准制定、氢冶金技术支持、极致能效工程及碳核算标准体系构建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并强调,面对下行周期严峻挑战的压力,如何能够心无旁骛、坚持不懈地实现绿色低碳技术进步,企业、行业、政府乃至全社会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钢铁行业迫切需要以产业链协同为核心,构建“国内循环筑基、国际合作破局”的低碳发展新范式,加快构建低碳技术研发新格局。
图为毛新平
毛新平从碳市场建设、极致能效工程、EPD平台及低碳钢标准、世界前沿低碳技术开发、低碳标准制(修)订等方面,介绍了行业“双碳”工作进展。据介绍,委员会参与了钢铁?业纳?碳市场专项研究,配额分配方案正在讨论中。低碳排放钢评价?法标准在国内达成共识,并在积极推动与国际标准互认,?前与责任钢互认进展较快,已完成前期准备?作以及第?轮MOU拟定?作。同时,中国低碳钢标准被国际能源署(IEA)报告引?,纳?世界钢协(WSA)和欧盟委员会下属联合研究所(JRC)关于全球标准的对比研究工作中。
图为中冶赛迪重庆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苏丹介绍钢铁低碳服务平台2.0
此次发布的钢铁低碳服务平台2.0,结合政策变化以及钢铁企业需求,在扩展核算服务、资讯政策服务的基础上,根据政策变化和企业需求,升级碳核算、碳信息服务板块,增设碳交易、碳技术服务板块。该平台由钢协指导、中冶赛迪联合多方共同打造,在去年年会上正式上线,吸引了众多钢铁企业和从业人员使用,注册企业用户130余个,已为广大钢铁企业提供行业碳排放数据对标服务70余家次。
图为冯超主持。
中国钢研钢铁绿色化智能化技术中心科技运营部部长周继程 做低碳发展工作组成果汇报 | 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荣 做低碳技术工作组成果汇报 |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 做低碳标准工作组成果汇报 |
鞍钢集团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顾颜 | 中国宝武中央研究院技术总监刘颖昊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低碳中心主任吴刚 |
在发展大会上,钢协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分会会长刘安栋,日照市委副书记王峰为大会致辞;世界钢协副总干事钟绍良做《全球钢铁工业低碳转型进展及挑战》主题报告。发展大会由钢协科技环保部副主任兼冶金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李煜、钢铁全产业链EPD平台秘书处张海峰、冶金贸促会会议部副主任宋赞主持。
图为刘安栋
刘安栋表示,全球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是一场系统性变革,当前已进入攻坚期,面临多重挑战,唯有协同创新方能破局:技术协同创新,加速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标准与规则协同,避免绿色贸易壁垒;政策与市场协同,共同培育和扩大对绿色钢铁的需求市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同优化各阶段流程、以减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图为王峰
王峰表示,日照正全力打造国家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全省8000万吨钢铁产能将有一半布局在这里。针对生态立市、钢铁当家的现实问题,日照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日照市碳达峰工作方案》,积极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山钢、日钢两大钢企近年环保投入累计已超140亿元,均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正在推进的日钢集团产能承接及上大压小升级改造项目,建成后,吨钢能耗将降低15%,污染物排放将降低9%。
图为钟绍良
钟绍良介绍,当前,全球钢铁工业的低碳转型稳步推进,但脱碳工作面临的挑战多于机遇,导致脱碳进度显著慢于目标。截至2025年5月,欧洲超过1/5的绿氢生产项目因高成本和资金问题而暂停或取消,仅有17%的项目如期实施。影响钢铁企业脱碳进展的因素非常复杂,一些影响脱碳进展的因素已经超越了技术本身。他认为,“绿钢”市场的建立对钢铁脱碳至关重要,但“绿钢”市场要成为主流市场,需要价值链上的所有相关方通力合作。
宋清诗 | 曹朝真 | 韩敏惇 |
洪俊逸 | 史伟伟 | 张骋 |
李书影 | 王立 | 崔新青 |
罗本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