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 河钢股份:大型钢铁企业“以订单看效益”为导向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构建与实施
最新动态
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 河钢股份:大型钢铁企业“以订单看效益”为导向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构建与实施
2025-03-3114

一、实施背景

(一) 构建实施背景

1.“以订单看效益”是河钢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

受国际国内原燃料价格波动、钢材价格下行等复杂外部环境的影响,动态调整提质增效管理策略,透过订单看效益,切实掌握每笔订单的创效情况,全面提高自身产品综合竞争力、提高盈利水平,成为各企业首当其冲、需认真对待的话题。

2.数字化手段是实施“以订单看效益”的重要路径

深度挖掘钢铁行业宝贵的海量数据资源,统计分析其中蕴藏的昂贵价值,有力助推“以订单看效益”的实现,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工作迈上新台阶。

3.科技创新是推进“以订单看效益”的有力支撑

以科技创新展示企业精神面貌、以科技创新推动提质增效管理落地、以科技创新引领河钢股份高质量发展,推动“以订单看效益”向前发展。

(二) 项目实施意义

本成果提出“以订单看效益”的管理理念,站在全流程、全物质流的高度,深度剖析以金属流向、合金回收、返工返修等为主的质量损失,挖掘出订单背后消耗的成本,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仅停留在订单表面测算订单盈利的现状,为实现订单的真正盈利做足了铺垫,有效助推河钢提质增效。

借助信息化手段,技产销系统密切配合,全面分析订单的盈利水平,有效调整压降质量损失的方向,动态调整提质增效管理策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将提质增效管理推向新高度。

深入推进 “以订单看效益”为导向的技术创新管理实践,高效运用河钢股份海量数据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整体思路

借助大数据手段,首次提出“以订单看效益”的管理模式,对外着眼于市场,系统梳理每笔订单产品的来源及走向,对销量、价证、客户等信息进行通盘分析,为分析质量损失提供支撑;对内聚焦于质量,全面分析产线工艺/质量/销售数据,建立起质量成本与订单合同盈利水平间关系,制定完善的质量损失管理规则,明确出项目制课题攻关重点、新产品开发方向、合金废钢精准高效使用等内容。

(二)主要创新点

提出“以订单看效益”的管理理念,站在全流程、全物质流的高度,深度剖析订单的质量损失,挖掘出订单背后的隐性成本,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仅停留在订单表面测算订单盈利的现状。

首次将质量损失的压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制定统一规则,实现数据可对比、信息可共享、管理可统一。

首次实施项目制,开展靶向式攻关,激发员工创新创效活力。首次将新产品实施分级管理,从订单维度审视新产品创效情况,指导新产品研发方向。

首次将新产品实施分级管理,从订单维度审视新产品创效情况,指导新产品研发方向。

(三)理论依据

按照金属平衡理论,站在全流程、全物质流的角度,深度剖析以金属流向、返工返修等为主的质量损失,挖掘出订单背后消耗的成本,以质量损失管理为契机,深挖造成质量损失的深层原因,形成项目制课题,开展专项攻关;结合产品的实际创效情况,引导开发高盈利价值的新产品;充分发挥高盈利订单引领作用,内部开展优秀科技成果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盈利订单价值。

三、实施过程

(一)全力压降质量损失,推动降本增效工作落地

传统的盈利测算,即售价与投入差值,忽略了因低合格率造成的质量损失和长生产周期而增加的生产成本;该成果充分考虑到了隐性成本,即质量损失,使盈利测算更精确。

1.建立统一且规范的质量损失分类规则

以重点客户、重点产品订单为切入点,客观评价因质量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首次将“质量损失”压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质量损失是指产品质量未达到预期水平所产生的损失,包含内部、外部损失。其中,内部损失有废品、改判品、降级品、返工返修、过渡超轧等损失,外部损失有索赔、抹账、修理、退换货等损失。

数据筛选原则:基础数据来自三级MES系统,以平台数据的综判时间为判定截点。废品筛选“废品”字段、改判品筛选“二级品、改判品”字段、降级品筛选“三级品”字段、返工/返修品筛选“修补”字段、过渡超轧品筛选“脱合同、非原合等级”字段。

工序损失划分原则:炼钢工序包含铸坯本工序质量不合导致的、轧钢工序因炼钢原因导致的产品质量不合引起的损失、轧钢工序指因轧钢原因导致的损失、涂镀工序指因涂镀原因导致的损失。

2.搭建统一的质量损失管理平台

搭建统一的质量损失管理平台。从产线、产品两个维度出发,制定损相应的损失核算标准。其中产线的质量损失指产线产品判定前后的价格差与相应的废品/改判品/降级品等量除以该产线产量;产品的质量损失指生产该产品对应工序的废品/改判品/降级品等量乘以价格差除以该产品产量。

与此同时,施行考核机制,按照“日统计、周分析、月考核”原则,完成指标时,不奖不扣;未完成指标时,扣除本月应得奖金的1%。

3.有效指挥开展精准对标工作

以质量损失为基础,筛选出高盈利订单下重点客户、重点产品,从人机料法环测的角度,凝练出客户开拓、设备管控、质量控制等方面优秀经验、推广至同类产线、产品,持续带动产线盈利能力提升。

(二)深入实施项目制,激发基层员工创新活力

1.技产销联动深入实施项目制

以高盈利的重点产品、重点客户与交付能力差、质量损失大的产品为核心,推出产品推广上量类、工艺质量降损类项目,其中,产品推广上量类以重点产品销量提升、效益提升为指引,以营销服务平台数据为支撑,组建技术、生产、销售专业团队,联合攻关上量;工艺质量降损类以提升重点产品质量稳定性、降低质量损失为指引,以质量管理平台数据为支撑,组建技术、生产专业团队,联合攻关降损。

2.专家评级细致划分项目档次

从创效额度、技术指标先进性、客户影响力、共享推广价值维度进行等级划分,科学、合理地推动项目制课题运行。其中创效额度分为100-200万元、200-500万元、500万元以上共三档。技术指标先进性分为国际先进水平,开发难度较大;国内领先水平,开发难度大;国内先进水平,有开发难度。客户影响力分为世界知名级客户、国内知名级客户、国内行业级客户。共享推广价值分为同行业有共享推广价值、河钢股份内各产线有共享推广价值、河钢股份内相同产线有共享推广价值。

3.建立项目管理激励机制

管理创新工作的推进必须以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推动力,通过实践探索,创新开展管理提升项目,以项目制管理方式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同时搭建成熟的有效的激励机制。

各项目团队严格按照攻关目标、实施周期等要求,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各方面,科学组织实施,开展靶向攻关,全力推进产品推广上量类、工艺质量降损类项目,有效地推进提质增效工作向前开展。

(三)分级管理新产品,引导高盈利新品研发方向

1.完善新产品研发管理机制

分类管理:子公司级新产品,突显“短、平、快”特点,更加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内部控制、降本贡献体现及用户市场反馈情况;股份公司级新产品,着重关注公司开发战略,重视市场关系开发,长远的产品发展路线规划,以及核心技术储备、独创性研究。

量化评价:以支撑销售为战略目标,围绕汽车钢、低碳排放钢、特钢等高效益产品,设定新产品三个管理标准“销量>10000 吨、订单次数>8 次、自成功开发后满一年”,按“月度分析,季度评审”,提升新产品研发效率。

提升效率:以信息化系统、产品经理培训等加强研发管理,关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研发活动,实现新品过程规范化、清晰化和显性化,提升研发效率。

2.搭建产品研发管理系统

建立新产品分析平台,实现多重功能:(1)实现新品需求的申报、识别、策划评审及审批下达流程在线管理;(2)新试过程全流程固化管理。实现新试过程全流程按体系要求在系统中进行固化管理,并实现主管部门和责任单位对新试过程的实时跟踪;(3)目标成本测算。建立新产品目标成本测算子系统,实现精准便捷的新产品目标成本测算;(4)新试情况跟踪。打通股份与子公司产销系统接口,实现新产品合同下发及执行情况的实时跟踪;(5)新品效果评价。实现按项目、产品大类、牌号等多口径便捷的新品试制期间及转产后销售、质量、盈利等指标的统计及效果评价。

(四)内外严格废钢管理,推动合金废钢精准高效使用

坚持从订单的角度出发,剖析好每笔订单所产生的合金废钢,生产前计算好、分析好、利用好废钢,降低合金成本,每笔订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效益最大化。以《废钢精细分类和高效利用指导标准》为依据,从内部循环废钢和外采废钢两方面,深入推进废钢的精准、高效利用,利用率提高了约22%。

(五)搭平台促共享,切实发挥高盈利订单引领作用

以高盈利订单为切入点,全流程梳理其生产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从缩短交货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合格率等方面,以创造有竞争力产品、培育卓越品牌、实现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组织生产、技术、营销人员实施全方位精准对标。

四、实施效果

(一)质量管理效能逐步提升

从订单的角度,深度剖析产品盈利能力,以质量损失管理为基础,开展精准精细化对标,优化公司各工序、各产品重点技经质量指标,压降质量损失,稳步增强产品质量稳定性,增加产品竞争力,促进订单盈利水平的提高。其中,吨钢质量损失下降明显,降幅67.39%,高强双相钢力学性能合格率连续7个月维持在100%,中厚板探伤合格率99.68%,超出行业标杆0.04%。

(二)产品档次稳步提高

全年累计研发新产品136个。其中,特殊用途耐磨钢、中高温容器板等15个产品替代进口,锯片钢、高强方管用钢等10个产品国内首发,吉帕级建筑模板用冷轧高强钢引领以钢代铝绿色建筑轻量化潮流。

(三)重点项目作用凸显

以项目制为抓手,建立起技术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间互相交流学习的纽带,营造出“技产销”联动的浓厚氛围,互学互促,在和谐的企业氛围下员工积极投入到生产实践中去。

以项目制课题运行结果为依据,对项目制课题组进行分级奖励,各项目组依据各个成员对项目的贡献度,制定出合理的奖励分配方案,极大地激发了一线员工的创新活力。

(四)项目实施社会效益

市场开拓力度、客户服务水平双提升。更加突出“四个更加关注”,即关注本地市场、细分市场、新产业和新业态市场、个性化和小众化市场,市场开拓力度加大;提升客户服务水平,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称号。

产品竞争力、品牌形象双提升。在汽车制造、铁路运输、海洋平台等领域,打造多款金杯优质产品,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贡献河钢力量。

(五)项目实施经济效益

采用单项因素直接测定法测算经济效益,约2.5亿元。

(六)新效益、新进展

新增经济效益:24年吨钢质量损失降幅达34.94%,新增经济效益三千余万元。

新进展:其一、将质量损失管理推广至各子分公司,截至目前,舞钢公司已搭建好质量损失管理系统,并开始应用于公司内部的考核;唐邯钢公司正在紧密搭建质量损失管理信息化平台。其二、在新产品管理的基础上,对新开发产品的新增经济效益按季度进行奖励,极大地提高了技术、生产、销售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了新产品的开发、上量。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