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钢铁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标准宣贯大会召开——钢铁企业碳市场参与能力建设全面铺开
最新动态
钢铁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标准宣贯大会召开——钢铁企业碳市场参与能力建设全面铺开
2025-03-283

3月27日—28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科技发展中心主办、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钢铁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标准宣贯大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碳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下称扩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钢铁行业作为此次扩围的行业之一,加快碳市场参与能力建设已成为行业当务之急。此次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为钢铁行业“备战”全国碳市场注入强心剂。    

图为会议现场

会上,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毅仁发表致辞,钢协副秘书长冯超发表讲话,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碳市场处四级调研员刘文博做题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总体考虑》的主题报告,另有10位行业专家代表就碳市场相关专题进行报告,内容涵盖政策标准解读、碳核算方法讲解、平台注册及系统操作介绍、企业实践案例分享等,为钢铁行业首个履约年度提供系统性指导。会议由钢协科技环保部高级分析师兼处长陈丽云主持。    

图为刘文博

文博指出,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管控的重点排放单位限定为长流程钢铁企业(约300家),其碳排放量占行业总量的97%。目前碳市场扩围工作面临着数据基础薄弱、碳排放管控能力不足、平衡碳减排和经济增长三大难点。为此,生态环境部将分两个阶段(启动实施阶段和深化完善阶段)推动钢铁行业有序入市,并合理控制配额缺口,优化完善统计核算制度。

刘文博建议钢铁企业要尽快熟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则、政策,设专人、专岗负责碳市场业务,熟练掌握核算及核查技术指南;要加强碳排放数据管理,明确重点排放单位为第一责任人,摸清碳排放底数,夯实数据基础,建立企业内部数据质量控制体系;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改进生产工艺,发展低碳技术;要积极参与交易,按时足额履约。    

图为冯超

冯超介绍,近年来钢协在低碳方面开展了五方面工作:一是更新“双碳”愿景及低碳技术路线图,二是积极实施极致能效工程,三是推进EPD平台建设和低碳排放钢标准制定,四是开发建设钢铁行业低碳服务平台,五是稳步推进低碳关键技术研发和开展系列低碳重大问题战略研究。

他强调,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仍存在共性技术研究体系建设和投入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技术储备不够、面临能源结构制约等诸多方面的挑战,需凝聚上下游合力,强化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钢协将携手企业,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契机,以碳市场为引擎,构建并完善碳排放核算、碳资产管理、碳信息披露体系,为全球钢铁低碳转型贡献“中国方案”。    

图为李毅仁

李毅仁在致辞中介绍了河钢集团在参与碳市场方面做出的积极、有益的探索。从2020年开始,河钢集团启动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和应用,构建“5+8+4”碳中和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并依托WisCarbon碳中和数字化平台,在行业内率先开展碳市场模拟交易工作,推动旗下重点排放单位提前适应碳市场交易的流程和规则,为企业接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累经验。

“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必将有力推动钢铁行业从高碳依赖传统路径向低碳竞争力新生的转变。”李毅仁建议钢铁企业主动探索以碳市场为核心的碳绩效评价体系,学习电力头部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的经验做法,形成碳数据流转畅通、碳减排责任明晰、碳收益合理共享的低碳发展生态圈。    

图为陈丽云

图为戈海猛

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气候事业部技术专家戈海猛在报告中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钢铁行业》进行解读,详细阐述了企业层级和工序层级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为钢铁企业后续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提供指导。    

图为苏畅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市场机制研究部室副主任苏畅做《钢铁行业月度存证和管理要点》报告,介绍了钢铁关键参数月度信息化存证内容,并分析讨论了月度信息化存证常见的4类问题。    

 图为唐春潮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高级工程师唐春潮在报告中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进行解读,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企业更好理解核查流程、数据质量要求及技术要点。    

图为杨子仪

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工程师杨子仪在报告中分享了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有关填报功能和注意事项,展示了在全国碳市场信息网开设账户、名录上报等具体操作,其中重点介绍了钢铁行业数据填报流程。

图为苏丹

中冶赛迪重庆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苏丹做《钢铁低碳服务平台介绍》报告,重点介绍了该平台的碳信息服务、碳核算服务、碳市场服务、低碳技术服务四大核心功能。    

图为李冰

冶金规划研究院低碳中心主任李冰围绕钢铁行业在碳核算和报送方面面临的共性问题和解决对策做专题报告。

图为姜琪    

中冶集团专业领域首席专家姜琪做题为《钢铁企业碳数据管理及减排路径建议》的报告,详细讲解了企业进行碳数据管理的具体要求,并结合具体案例围绕烧结、高炉两大重点排放工序分析了钢铁企业进行碳减排的5种路径。

图为田京雷

河钢集团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京雷做题为《积极稳妥适应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河钢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与创新实践》报告,介绍了河钢集团在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开展的相关工作及最新实践进展。    

图为易欣飞

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部门负责人易欣飞在报告中对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的功能定位、注册登记业务进行简要介绍,并就履约相关政策机制进行解读。    

图为张瑶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全国碳市场运营中心副主任张瑶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讲解》报告,重点对挂牌协议交易、大宗协议交易、单向竞价三种交易方式,以及交易禁止行为、其他交易要素、交易信息披露、交易运行情况等内容进行介绍。    

图为碳交易与履约模拟操作

3月28日上午,与会代表们在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相关业务负责人的指导下开展企业交易与履约模拟操作。

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议程中,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钢铁企业及低碳领域院所和单位的3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积极学习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的各类政策和工具,会议期间围绕碳市场规则、碳数据管理等行业热点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此次会议全程座无虚席,参会代表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宣贯会召开的非常及时,学习大有收获

本次会议为第一场钢铁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标准宣贯大会,第二场将在4月9日-11日在南京召开。

精彩花絮


图片


记者 | 李江梅

来源 | 中国冶金报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